《論語.顏淵篇.十三》
子曰:「聽訟,吾猶人也;必也,使無訟乎!」
孔子說:「我在審理訴訟案件時,和其他人的手法沒有甚麼分別,也是在聽了原告、被告的訟詞後,便作出裁決;但還必須要使社會沒有訴訟的事情發生。」
「片言可以折獄者,其由也與。」孔子曾讚揚子路判案明斷,僅以一言半語的判詞便解決了訴訟糾紛,且令原告被告雙方都十分信服。在當時來說,唯有子路做得到,是個很難得的人才。
可是,孔子的目標顯然不限於子路的精明裁決,而是抱有更深遠的理想,希望社會可以「無訟」。「必也」是必須、必要,有很重要的意思。必須要達至一個沒有官司的社會。
今天看來,這個理想真的不可思議,怎麼可能沒有官司?兄弟爭產打官司、夫婦離婚打官司、被人毁謗打官司...,訴訟可說是無日無之。
《說文解字》:「訟,爭也。」訟即是爭。有爭拗才有訴訟。
《易.訟卦》:「訟,中吉,終凶。」訴訟、爭拗,先吉後凶。最後的結果是凶。
猶記得多年前,程介南在選舉立法會議員期間,被人揭發沒有申報個人利益,故此雖然當選,最終也要放棄議席,隨後更因「以權謀私」的罪名被判入獄十八個月。
在判罪當日,他情緒十分激動。坐在囚車上的他,故意舉起扣上手銬的雙手給記者們拍照。他誓言:窮一生的精力也要報復!
後來出獄,有記者向他舊事重提時,他叫大家原諒他那時有一個好不平復的時刻,致令他說出這樣的話來。
假設程介南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,不甘心,不服氣,一心要向陷害他的人報復,即使他真的成功,報了仇,消了氣,然而命終時,靈性將歸何處?是善道還是惡途?
一場訴訟,不論法官判得多明斷,最終都是兩敗俱傷,沒一個是贏家!倒不如將惡緣化解,建立一個沒有爭拗、沒有訴訟的世界,這不是比子路判案明斷來得更好麼?
清朝名臣張英,是安徽桐城人。他在京城當禮部尚書時,老家府第旁的一塊空地,遭姓吳的鄰居砌牆佔用了,影響到張家的正常出行,兩家發生糾紛,便打起官司來。
接手官司的縣令鑑於雙方都是有權有勢的望族,遲遲不敢定案。張英的家人寫了封信給千里迢迢的張英,希望他位高權重,能出頭解決事情。怎料張英看罷家書,只在信背寫了二十八個字回覆:「千里捎書只為牆,讓他三尺又何妨,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」
家人一接到回函,立刻主動讓出三尺的土地。姓吳的望族見張家這麼豁達,也自動向後退讓三尺。於是在兩家之間,形成一條六尺寬的巷子。這條巷子至今仍在,慰為佳話。
由於張英胸襟廣闊,不與鄰家爭地,便化解了一場訴訟。
楊氏曰:「子路片言可以折獄,而不知以禮遜為國,則未能使民無訟者也。故又記孔子之言,以見聖人不以聽訟為難,而以使民無訟為貴。」子路判案雖然明斷,惜未能以禮讓謙遜治國化民,致百姓仍爭訟不已。誠然聽訟不難,無訟才可貴!
子曰:「聽訟,吾猶人也;必也,使無訟乎!」
孔子說:「我在審理訴訟案件時,和其他人的手法沒有甚麼分別,也是在聽了原告、被告的訟詞後,便作出裁決;但還必須要使社會沒有訴訟的事情發生。」
「片言可以折獄者,其由也與。」孔子曾讚揚子路判案明斷,僅以一言半語的判詞便解決了訴訟糾紛,且令原告被告雙方都十分信服。在當時來說,唯有子路做得到,是個很難得的人才。
可是,孔子的目標顯然不限於子路的精明裁決,而是抱有更深遠的理想,希望社會可以「無訟」。「必也」是必須、必要,有很重要的意思。必須要達至一個沒有官司的社會。
今天看來,這個理想真的不可思議,怎麼可能沒有官司?兄弟爭產打官司、夫婦離婚打官司、被人毁謗打官司...,訴訟可說是無日無之。
《說文解字》:「訟,爭也。」訟即是爭。有爭拗才有訴訟。
《易.訟卦》:「訟,中吉,終凶。」訴訟、爭拗,先吉後凶。最後的結果是凶。
猶記得多年前,程介南在選舉立法會議員期間,被人揭發沒有申報個人利益,故此雖然當選,最終也要放棄議席,隨後更因「以權謀私」的罪名被判入獄十八個月。
在判罪當日,他情緒十分激動。坐在囚車上的他,故意舉起扣上手銬的雙手給記者們拍照。他誓言:窮一生的精力也要報復!
後來出獄,有記者向他舊事重提時,他叫大家原諒他那時有一個好不平復的時刻,致令他說出這樣的話來。
假設程介南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,不甘心,不服氣,一心要向陷害他的人報復,即使他真的成功,報了仇,消了氣,然而命終時,靈性將歸何處?是善道還是惡途?
一場訴訟,不論法官判得多明斷,最終都是兩敗俱傷,沒一個是贏家!倒不如將惡緣化解,建立一個沒有爭拗、沒有訴訟的世界,這不是比子路判案明斷來得更好麼?
清朝名臣張英,是安徽桐城人。他在京城當禮部尚書時,老家府第旁的一塊空地,遭姓吳的鄰居砌牆佔用了,影響到張家的正常出行,兩家發生糾紛,便打起官司來。
接手官司的縣令鑑於雙方都是有權有勢的望族,遲遲不敢定案。張英的家人寫了封信給千里迢迢的張英,希望他位高權重,能出頭解決事情。怎料張英看罷家書,只在信背寫了二十八個字回覆:「千里捎書只為牆,讓他三尺又何妨,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」
家人一接到回函,立刻主動讓出三尺的土地。姓吳的望族見張家這麼豁達,也自動向後退讓三尺。於是在兩家之間,形成一條六尺寬的巷子。這條巷子至今仍在,慰為佳話。
由於張英胸襟廣闊,不與鄰家爭地,便化解了一場訴訟。
楊氏曰:「子路片言可以折獄,而不知以禮遜為國,則未能使民無訟者也。故又記孔子之言,以見聖人不以聽訟為難,而以使民無訟為貴。」子路判案雖然明斷,惜未能以禮讓謙遜治國化民,致百姓仍爭訟不已。誠然聽訟不難,無訟才可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