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「聽訟,吾猶人也;必也使無訟乎!」無情者不得盡其辭,大畏民志;此謂知本。
聽訟:審理訴訟案件。
猶人:猶,即同。猶人,與他人無異。
無情者:沒有真實情理的人。
不得:不敢,不能夠。
盡其辭:辭,訟辭。這裏指為了隱瞞實情而說盡他的虛假言辭。
大畏:大大地敬畏、畏服。
民志:民心所向,民意所在,亦即眾人的公理。
知本:知道根本,明白根本所在。
【語譯】
孔子說:「審理案件,我與其他人並無分別,都能斷定是非曲直,然後作出合理裁決;但最理想,必定要令社會再無爭訟的情況出現才是。」要令沒有實情的人,不敢以不盡不實的言辭來妄訴,使人們大大地畏懼於公理的制裁,不敢用虛假證供來誣告他人;這叫做知道根本所在。
【分析】
本章是曾子引用孔子的話來解釋「本末之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