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 - 無得無說分第七


「須菩提,於意云何?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?如來有所說法耶?」須菩提言:「如我解佛所說義,無有定法,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亦無有定法,如來可說。」「何以故,如來所說法,皆不可取,不可說,非法,非非法,所以者何?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,而有差別。」

【註釋】

無得:無法可得。

無說:無法可說。

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阿,無也;耨多羅,更高、更上也;三,正確也;藐,平等也;菩提,覺悟也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即無上正等正覺,是至高無上平等覺悟的意思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就是成佛之意。

無有定法:沒有一定的法門。

非法:沒有固定說法(雖有而卻無)。

非非法:不是沒有固定說法(雖無而卻有)。

所以者何:什麼原因呢?

一切賢聖三乘賢聖,即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得解脫者。

無為法:自然之覺性,不假人為,不生不滅之無上菩提。

差別:參差不齊的意思。修行人根器有利鈍之差,悟道有深淺之別,故有賢聖果位之不同。就如象、馬、兔過河,象從容過去,馬昂首過去,兔浮游過去。河水並無深淺之別,只因足有長短,渡河方法有異,到彼岸有遲速的不同。

【語譯】

佛問:「須菩提,你的意思怎樣?如來有得無上菩提嗎?如來有說法渡眾嗎?」須菩提答道:「如我領悟師父所說的道理,沒有一定的法稱為無上菩提,也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說。為什麼呢?因為師父所說的法,不是色相可取,也不是言語可說的,既沒固定方法,也非沒固定方法。正因這個緣故,不單師父如來,就是一切賢菩薩,都是修無為法而有所成就。只因根器有利鈍之差,悟道有深淺之別,成道也就有先後快慢的不同吧。」

【解讀】

釋迦佛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菩提,明明是得;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分明有說。眾弟子如何理解這個「無得無說」的道理呢?如來就以證果及說法為例,使眾弟子能領悟前分所說的離相之理。

前分「笩喻」之說,說明法與非法都不可取,既不應執著有,也不應執著無。本分如來提出的兩個問題,實是要試探須菩提是否已領悟如來兩邊不取之義。須菩提固已明悟,便答正如師父所教的竹笩比喻,所謂未渡則取,既渡則捨,取與捨那有一定之法?既無一定之法,那就沒一定之法可說。

如來說法,是應機而說的方便法,乃因病施藥,為眾生不同根器、不同煩惱而作出適當開示,目的是開啟智慧,解其煩惱,故並無一定的說法。聞法者若破不了相,執著佛的言說章句,便落於語言文字障、所知障。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,終沒成就,故言法「不可取,不可說」,不應執著「非法」,也不應執著「非非法」。

「無為法」是自然之覺性,一切賢聖都是依著無為法修行而有所成就,只因根器利鈍有別,悟道深淺不一,故證得的果位不同。得道淺的,藉佛說法而有所領悟;得道深的,馬上頓悟頓修,成功有遲速的不同。

「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的「如來」,指的是法身,即眾生皆具的佛性。應身有迷昩,法身從不迷昩,對法身而言,從來沒有得過無上菩提,是「無得」。佛的應身有說法,法身從不曾說過法,是「無說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