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 - 一相無相分第九
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須陀洹能作是念,我得須陀洹果不?」須菩提言:「不也。世尊!何以故?須陀洹名為入流,而無所入。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是名須陀洹。」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斯陀含能作是念,我得斯陀含果不?」須菩提言:「不也。世尊!何以故?斯陀含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,是名斯陀含。」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阿那含能作是念,我得阿那含果不?」須菩提言:「不也。世尊!何以故?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不來,是故名阿那含。」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阿羅漢能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不?」須菩提言:「不也。世尊!何以故?實無有法,名阿羅漢。世尊!若阿羅漢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,即為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
世尊!佛說我得無諍三昧,人中最為第一,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世尊!我不作是念,我是離欲阿羅漢。世尊!我若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,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而名須菩提,是樂阿蘭那行。」

【註釋】

一相:真理本體的實相。

無相:無虛妄之相。

須陀洹梵語,華語譯為入流,意思是進入聖人之流,為聲聞初果。又叫預流果,預是參預,流是流類,即已參預聖人的流類,不再是凡夫。須陀洹三界見惑(1) 已破,能卻六塵,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不起分別,但思惑(2) 未斷,心未淨化,如同石頭壓草,強制而得,須歷七返生死,欲界思惑才得解脫。若七還人間時不識進修,仍是會退轉。

三界九地(3) 裏,一地有九品思惑(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、中上品、中中品、中下品、下上品、下中品、下下品),九地共八十一品。其中最難斷的是欲界九品思惑,因欲界還在婬欲之界,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生煩惱,是流轉生死的根本。小乘法由起修至證得三果,欲界九品思惑須分七次破,要七返生死,即死後升欲界天,天福報盡,又轉生人間進修。如是者最多七次在天界與人間流轉,方能破盡。

斯陀含或作斯陀洹。梵語,華語譯做一往來,為聲聞二果。斯陀含經六返生死,破了欲界上上至中下六品思惑,尚餘三品未盡。在目睹諸境時,心還有一生一滅,降伏後便再沒第二生滅,故有一返生死的果報,要一往天上,一來人間,故名一往來。經一返生死斷盡餘下思惑,便超出欲界證得三果,故又名一來果,或曰一還果。

阿那含梵語,華語譯作不來,又名不還,或名出欲,為聲聞三果。阿那含進斷欲界後三品思惑,不再迴欲界,寄位色界四禪,生淨居天(4) 。不來即不再來人間,直接從天上由三果證入四果。有經典形容阿那含是「長揖世間」,意即向世間作揖道別,不再來了。

阿羅漢梵語,華語譯無生,或不生,乃聲聞四果。阿羅漢有三種意思:第一殺賊,斷盡三界見惑思惑,去除一切煩惱,就像將賊殲滅一樣。第二應供,阿羅漢證得極果,應受天人供養,為眾生種福田,因為供養阿羅漢可以修福。第三無生,阿羅漢進入涅槃,超脫三界生死,免卻六道輪迴,不生不滅,證得無生果位。

無諍三昧無諍,無爭競的心,不與人諍,不與世諍。三昧,梵語,華語譯為正定、正精妙、徹底、圓滿、精深之意。

離欲:離開欲界的愛欲。

樂阿蘭那行:樂者,好也。阿蘭那,梵語,華語譯無諠,即沒有諠譁,亦即離欲、清淨之意。行者,功行。全意是好清淨功夫的行者。

無所行行而無其所行,雖清淨行,而不著清淨行的相。

【語譯】

「須菩提,你的意思怎樣?須陀洹會起這樣的心念,我已證得須陀洹果嗎?」須菩提答:「不會,世尊。為什麼呢?須陀洹的意思是已進入聖人的領域。而事實上他不進入任何塵境,不執著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這六塵境相,免於隨六塵流轉。他沒有成就果位的概念,正因沒有得果的相,才稱得上是須陀洹。」

「須菩提,你認為怎樣?斯陀含會有這樣的想法,我已證得斯陀含果嗎?」須菩提答:「不會的,世尊。什麼緣故呢?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來,即要再一往天上,一回人間,才斷盡欲界思惑。但實際上是沒有往來,因為他心裏已沒有往來之相,正因沒有往來之相,所以才證得斯陀含果。」

「須菩提,你有什麼看法?阿那含會有這個觀念,我已證得阿那含果嗎?」須菩提答:「不會的,世尊。什麼理由呢?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,他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,超出欲界,長居色界的四禪天,享受天福,不來人間受生,所以叫做不來。而實際上,他心裏並沒有來不來的分別,正因沒有不來的相,故此才稱為阿那含。」

「須菩提,你怎麼想呢?阿羅漢會覺得,我已證得阿羅漢的成就嗎?」須菩提答:「不會,世尊。什麼原因呢?因為實在沒有一個具體的法,可稱之為阿羅漢,阿羅漢只是個假名而已。世尊,如果阿羅漢有這樣的念頭,認為我已證得阿羅漢道,就是著了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相。四相還未破,就不能證入阿羅漢的境界。

世尊,師父曾讚許我,無爭競的心已達精妙之境,是眾弟子中最為第一,也是修離欲功夫第一的阿羅漢。世尊,我不會這麼想,說我是個離欲的阿羅漢。世尊,如果我有這個想法,認為我已證得阿羅漢道,世尊便不會說我是個好清淨功夫的行者。因為須菩提既無所得之心,亦無所行之相,以此得名須菩提而已。所以師父才說,我是個好清淨功夫的行者。」

【解讀】

前分說佛法不可執著,此分說佛果不可著相。

「一相」是實相,要證得實相,定必要「無相」。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「無相」者,就是要掃除假相,離開一切虛妄之相。當所有相破盡,方能見得一真法界的實相。

小乘聲聞但求自了生死,出離世間,免於入世。分有四果,初果須陀洹,二果斯陀含,三果阿那含,四果阿羅漢。

須陀洹已進入聖人之流,而名為入流。因六根不入六塵,故雖名入流,而實無所入。正因對六塵境界不起分別,才證得初果。若有我已入流的觀念,有得果之心,便是我見,如何能得初果?又因初果餘習未斷緣故,所以要七還人間。

斯陀含意思是一往來,初果的七返生死已斷了六返,還須一次往來天上人間,便斷盡欲界思惑而證三果。斯陀含雖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之相,因他心內已沒起一次往來、兩次往來的分別。正因無往來之相,才能一往來。既沒這個相,何來有證二果的觀念呢?

阿那含為不來之意,已破盡欲界九品思惑,色界思惑未斷。初果、二果尚要往來欲界,證三果後投生為色界天人,定不向欲界受生,故謂不來。雖名不來,而實無不來之相,因他沒生來不來的分別心。既無不來之相,怎麼會有證得三果的想法?所以不作是念。

阿羅漢即無生,在四禪天斷盡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,證得無生法忍,從此了斷生死,不受後有,故名無生。既已證入無生,三界一切法自不生起,所以沒有得到實在的一個叫阿羅漢的法。若心存這個法便是有生,而不是無生了。既證四果,必已斷除我執,既已斷除我執,便不會有我證得阿羅漢道的心。若有這個心,就是著了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四相。能得是我相,所得是人相,能所差別是眾生相,執持不捨是壽者相。執此四相,等同凡夫,便不是阿羅漢的境界了。阿羅漢也不是絕對不再來人間,小乘要迴向大乘,修六度萬行,才真正有成就。

前面三聖都是證得果位,得「須陀洹果」、「斯陀含果」、「阿那含果」,唯獨阿羅漢是得「阿羅漢道」,而不說得阿羅漢果。為什麼呢?這是因為阿羅漢與佛的覺道接近,所以說「道」,不說「果」。

能證四果要斷盡三界見惑思惑。見惑是覺悟的障礙,思惑是解脫的障礙。見惑者頓斷之,思惑者漸斷之。由初果的無所入,二果無往來,三果無不來,以至極果的無有法,是進修無為法時層層深入的境界。「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,不論大乘小乘,皆必須修無為法才得證果。

佛說的四果有等級之分:第一,不入色聲香味觸法,是知欲當避,此果之初生。第二,一往來,是不再蹈欲境,即果之長大。第三,不來,是離去欲境,即果之成熟。第四,離欲,是脫然除欲,即果之收成。

《涅槃經》云:「須菩提住虛空地,若有眾生嫌我立者,我當終日端坐不起。嫌我坐者,我當終日立不移處。」這是須菩提與人無爭競的心已達到精妙處的證明。佛眾弟子中,得無諍三昧的人不少,須菩提是解空第一,無諍三昧的境界比別人高深,雖得無諍三昧,卻不存有得無諍三昧的心,是真得無諍,真得三昧,故在眾人中最為第一。既證得無諍三昧,便已斷除一切欲望,沒有欲望,就是真得清淨。凡阿羅漢都是離欲的,須菩提是第一個脫盡人我相的離欲阿羅漢,故是「第一離欲阿羅漢」。

須菩提是證過聲聞四果的過來人,心不存有得阿羅漢果、得無諍三昧、是人中第一、是離欲阿羅漢等觀念,若執著這個相,就是有諍,佛就不會說他是個「樂阿蘭那行者」了。


備註:

(1) 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,分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、邪見等五種。身見是對身體的執著;邊見是執空或執有;見取見是執取某一觀念,將它視為最重要的一種思想;戒禁取見是認為持某種外道的戒即能夠得解脫;邪見則是包括一切不正見,凡是與佛法正知見相左的就是邪見。

(2) 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,包括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五種。

(3) 九地包括欲界五趣(天、人、地獄、畜生、餓鬼)為一地、色界四禪地(初禪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)及無色界之四空處(空無邊處,識無邊處,無所有處,非想非非想處),合共九地。

(4) 色界四禪天中的五天,叫五淨居天,又叫五不還天,或五不來天,為聲聞三果阿那含所住之處。五天一曰無煩天,無一切煩雜之處;二曰無熱天,無一切熱惱之處;三曰善現天,能現勝法之處;四曰善見天,能見勝法之處;五曰色究竟天,色天最勝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