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仲如其仁

《論語.憲問篇.十七》

子路曰:「桓公殺公子糾,召忽死之,管仲不死。曰,未仁乎?」子曰:「桓公九合諸侯,不以兵車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!如其仁!」

子路說:「齊桓公殺了公子糾,召忽為公子糾自刎而死,管仲卻不肯死。這樣看來,管仲該是不仁的吧?」孔子說:「桓公多次結合諸侯會盟,以禮義相交,不用兵車威迫,而諸侯莫不服從,這都是管仲的功勞,這就是他的仁德!這就是他的仁德!」

齊桓公是春秋時齊僖公的兒子,姜姓,齊氏,名小白,是齊國第十五位國君。他的祖先原為呂氏,是姜太公呂尚第十二代孫,任期內起用管仲為相,在管仲的輔助下,成為春秋五霸第一位霸主。

齊僖公有三兒子,大子諸兒,次子糾(粵音矯),三子小白。齊僖公死後由諸兒繼位,是為齊襄公。齊襄公無道,令齊國陷入紛亂的局面。糾和小白恐受牽連,便雙雙離開齊國。糾母是魯國人,糾便在管仲和召忽輔佐下逃往魯國,小白則在鮑叔牙協助下逃至莒國。後來齊襄公堂弟公孫無知弒君自立,不久又被齊國大夫雍廩所殺。糾和小白都在外,當時的情況是,兩人誰先返回齊國的便是國君。

魯國一方面派兵護送公子糾返齊,一方面又派管仲阻止小白回國。管仲在路上用箭射殺小白,卻洽巧射中小白的衣帶鈎。小白佯死避過一劫,之後率先返回齊國,成為齊桓公。桓公即位後,迫使魯國殺公子糾,魯國勢弱,不敢得罪強大的齊國,唯有把公子糾殺了。桓公又要魯國將管仲和召忽送返齊國,結果召忽為公子糾盡節而死,管仲則沒有殉節。管仲被押返齊國後,鮑叔牙向桓公推薦他,說桓公若想稱霸,必定要任用管仲這樣的人才。桓公亦不計前嫌,接納鮑叔牙建議起用管仲為宰相。

子路覺得管仲沒風骨,一來不肯以死殉主,不如召忽的忠烈,二來還歸順了主子的政敵,故此質疑管仲並非有仁德的人。孔子卻認為齊桓公多次號召諸侯會盟,簽訂條約,匡正了當時紛亂的局面,令天下穩定下來,這都是管仲的功勞。

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,當然是想管仲協助他成為諸侯的霸主,故此他採納了管仲的治國理念,在政治、經濟、軍事方面進行改革,增強了齊國的國力。

事實上,自周平王東遷後,周天子的地位日益衰落,名義上雖仍是領導,但諸侯的勢力很大,且爭相稱霸,篡位自立,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內,也沒再向周室朝賀及進貢了。同時,中原諸侯亦面臨北戎、西狄和南楚的威脅。戎狄是遊牧部落,因為周室衰落,諸侯爭鬥不絕,造就了戎狄入侵中原的機會,經常燒殺擄掠成為邊患。這時,管仲建議桓公舉起「尊王攘夷」的旗號。尊王就是尊重周室,維護周天子的統治地位;攘夷則是團結諸侯力量,共同抵禦遊牧部落的入侵。

周僖王即位時,齊桓公派使者向僖王道賀,並乘機請求以周天子的名義號召諸侯會盟,訂立盟約。久未有諸侯朝見,如今有強大的齊國派人前來祝賀,僖王自然喜出望外,故此欣然答允桓公的請求。此後「桓公九合諸侯」,成為諸侯的盟主,逐漸奠定了他在中原霸主的地位。

「九合諸侯」的「九」有二解:
(一)「九」是動詞,通「糾」,「九合」即糾合、聚集、集結之意。故「九合諸侯」亦作「糾合諸侯」。
(二)數字的陰陽屬性是按奇偶分的,奇數為陽,偶數為陰,如一三五七九是陽數,二四六八十是陰數。其中九為陽數之極,即陽數的最大值,故古人多以「九」代表多數。「九合諸侯」即多次聚集諸侯會盟之意。

所謂會盟,就是諸侯間會面和結盟的一種儀式。由齊桓公主持的會盟一共有多少次?歷史上有不同說法。據《春秋》一書記載,由齊桓公主持的會盟共有十一次,叫「衣裳之會」,即大家穿著禮服會面,表示以禮交好的盟會。《穀梁傳》則稱齊桓公一共召開「衣裳之會」十一次,「兵車之會」四次。「兵車之會」是齊國率有軍隊,為征討一事而召集的會盟。亦有考證說,齊桓公在位四十三年,與諸侯會合一共有二十六次之多。

多次會盟帶來什麼成果?

(一)諸侯在會盟中簽訂的盟約訂定,要尊重周天子,輔助周王室,諸侯由天子任命,假若有不服從天子的,其他諸侯要合力討伐他。盟約在諸侯間起了一定的震懾作用,使得野心勃勃的諸侯不敢輕舉妄動。
(二)齊桓公在諸侯面前展現尊王態度,像在葵丘之會上,周襄王派使者賜祭肉給桓公,鑑於他年事已高,且勞苦功高,特許他不用下臺階跪拜接受賞賜,但桓公仍堅持下拜。桓公處處表現尊王的態度,起了牽頭作用,維護了周天子的地位。
(三)盟約亦規定諸侯要聯合共同抵抗遊牧部落的入侵,當一國受到侵犯,其他諸侯要支援它。如齊桓公便多次替燕、衞,刑等國擊退外族,消除了戎狄對中原各國的威脅。
(四)南方楚國亦是中原的憂患,曾屢次侵犯併吞多國。齊桓公號召組成聯軍,以楚王沒向天子進貢、不尊重周室為由討伐楚國。最終雙方議和,楚國恢復向周王室進貢,定期朝見,且不再向中原擴張勢力。

孟子說「春秋無義戰」,指春秋時的戰爭多因諸侯爭霸侵略而起,並非什麼正義之戰。戰爭帶來的禍害是生靈塗炭,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。齊桓公九合諸侯,除了達到自己稱霸目的外,同時也維護了周王室的地位,使諸侯不受外族侵擾,保持了中原的和平穩定,在十一年中只有小戰沒有大戰。

子路批評管仲沒為主子盡節,並非一個仁德的人,但孔子欣賞管仲,說桓公在他的輔助之下,無需使用武力便能糾合諸侯合盟,令天下安定,這是管仲功業上的仁德。管仲提倡的「尊王攘夷」,雖然是協助桓公成為霸主的權術,但同時亦保衞了中華文明,避免中原因外族入侵而被夷化。若管仲跟隨召忽殺身成仁,便沒機會在日後輔助齊桓公建功立業,利澤蒼生了。管仲沒有顧及個人名節,而以天下蒼生為重,志向更遠大。所以夫子稱讚管仲「如其仁,如其仁」,重覆地說「這就是管仲足以稱仁之處了」。

孔子說「君子貞而不諒」,意思是君子堅守正道,假使能夠顧全大局,不會拘泥於小信小節。

破山和尚是明朝末年著名禪宗大師,可惜生不逢時,正值一個飽經戰禍的亂世。當時各地湧現很多起義軍,張獻忠是民變的首領之一,他帶領農民軍建立政權,自立為帝。張獻忠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,每當攻陷一座城,便會屠殺城裏的百姓。在他攻打渝城時,率領士兵在城外的寺廟裏駐紮。他知道和尚不可飲酒食肉,但在他的心中,根本沒有什麼戒律可言,因為人人都得聽命於他,不然就大開殺戒,所以他便強迫寺廟裏的和尚飲酒食肉。破山和尚對張獻忠說,只要張獻忠答應在攻破城池後,不傷害城中百姓的生命,他就願意喝光這酒,吃光這肉。

飲酒食肉雖然犯戒,但若因此而救了全城百姓,其價值就更大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,破山和尚不以名節為主,而以天下蒼生為念,他的菩提心沒有忘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