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德報怨,何如?

《論語.憲問篇.三十五》

或曰:「以德報怨,何如?」子曰:「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


有人問孔子:「以恩德報答仇怨,夫子認為怎樣?」孔子說:「如果對我有仇怨的人,我用恩德去回報,那麼對我有恩惠的人,我該怎麼報答呢?應當以正直之道回報怨恨,用恩德酬報對我們有恩惠的人。」

人與人之間交往,無可避免產生很多恩恩怨怨。應該怎麼應對?
這裡提到三種回報方式:一、以德報怨;二、以直報怨;三、以德報德。

以德報怨

「以德報怨」出自老子《道德經》第六十三章,原文是「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」。它大概的意思是,不論別人對自己的仇怨有多大、有多深,不要和他計較,要用恩德來回報他。

耶穌:「當愛你們的仇敵,善待恨你們的人。咒詛你們的,要為他們祝福,凌辱你們的,要為他們禱告。」耶穌確是這樣。祂被釘上十字架,在極度痛苦時祈求天父:「寬赦他們罷!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甚麼。」

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在萬分痛苦時,仙人一點兒怨恨也沒有,倒反生起感恩心,多謝歌利王成就了仙人的忍辱波羅蜜,並承諾將來如果仙人成佛,便先渡歌利王出苦海。何以仙人胸襟如許廣闊?因為仙人已掃除人相我相,視人我為一體,也明白眾生只是一時迷昩,一旦覺醒便是聖賢仙佛。

常不輕菩薩視眾生平等,認為人人皆可成佛。正因人人都是未來佛,常不輕菩薩遇到任何人都會恭敬地向他行禮。即使人們看不起他,經常辱罵他,拿棍子打他,用石頭扔他,常不輕菩薩仍是恭恭敬敬的對他們說:「我不會輕慢你們,因為你們日後都會成佛。」

大德的人心境清靜,面對榮辱毁譽都以平常心看待。人家對他怨恨,他用善德回報,用這個方法感化眾生,化解這段惡緣。

以直報怨

直:不邪曲,沒私心。
朱熹《四書集注》:「直道,無私曲也。」
正直之道用的是至公無私,不偏不倚的心。公公正正,應該怎麼做便怎麼做,無過無不及。

《禮記.緇衣》:「故君民者,章好以示民俗,慎惡以御民之淫,則民不惑矣。」
治理人民的領導者,對善惡要有明確的態度。表揚優良的風俗,使百姓明白這是對的而效法,也要謹慎地懲治罪惡,讓百姓知道這是不對的而不跟從。這樣百姓就不會迷惑。

釋迦牟尼佛說:在僧團裡有不守規矩的,要用正法去教化,要是他仍不悔改,便默擯置之。
大家都默默地排斥他,疏遠他,不理他,那個不守規矩的便成了孤家寡人,不可再胡為了。

孺悲是魯哀公的近臣,一次奉了哀公之命向孔子學習士人的喪禮。因孺悲甚得哀公寵愛,有權有勢自然較為驕慢。他去見孔子時,沒有經過介紹引見便闖進孔子家裏,叫孔子侍從入內通報,要求和孔子會面。孔子不喜歡孺悲這種作風,便叫人告訴孺悲自己有病不能接見,卻又在房裡彈瑟唱歌故意給孺悲聽到,讓他知道自己不受歡迎,是孔子不想見他。這是夫子無言之教,藉此警醒孺悲,希望他能修正傲慢無禮的態度。

治國之道有德治,也有法治。德治是以道德去治理國家,講求禮樂的教化,教育國民五常之德、倫常之道,使人民互相尊重敬愛,和諧地相處。但對於為非作歹的人,則不能一味寬容,應當施予適當的刑罰來懲戒,這是法治。

國內一位做過小偷的程姓先生,曾用一條鐵絲開啟人家大門門鎖入屋偷竊,因而被捕入獄。程先生在獄中痛定思痛,決心改過自新。他回想自己用鐵絲便可開啟門鎖,到底怎樣才可更有效的防盜?出獄後,程先生開了一家造鎖公司,設計一些更為安全的門鎖。今日,他所設計的門鎖已廣為大部份家庭使用。這是「以直報怨」一個很正面的例子。

以德報德

對於別人施予的恩惠,不可忘恩負義,要時刻銘記於心,有機會便回報。

「滴水之恩,報以湧泉」,韓信是個有情有義的人,凡幫助他的人,他一定報答。其一是洗衣大娘。韓信年輕時生活潦倒,經常沒有飯吃。有一次,他在河邊釣魚,一位洗衣大娘見他餓得有氣無力,便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。一連數十日,洗衣大娘都將自己飯菜分給韓信,韓信很是感激,說將來要報答大娘。大娘說從沒想過要韓信回報,惟韓信一直把大娘的恩惠記在心裏。後來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,楚地原是韓信家鄉,他便回到楚地向大娘致謝,送了一千兩黃金給她作為報酬。這一千兩黃金不是還給大娘的飯菜錢,數十日的飯菜那值千兩黃金。韓信答謝的是大娘像黃金珍貴的善心,他覺得這一千兩黃金是值得的。

再說一件隔代報恩的事。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納綷德國佔領烏克蘭,並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,估計當時有近六百萬的猶太人遭受殺害。猶太人法尼婭(Fanya)便是因此失去了父母和五兄弟姊妹,她則僥倖得到非猶太籍人布萊斯奇克(Maria Blishchick)的幫忙,在他家中匿藏了兩年,得以保存性命。戰後法尼婭移居以色列,她經常把自己得人恩惠的經歷告訴孫女巴斯(Sharon Bass)。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,大批烏克蘭人逃離家園至他國避難。巴斯很是擔心,因為祖母的救命恩人的兩個孫女 Lesia 和 Alona 仍然留在烏克蘭。巴斯主動聯絡她們,聽到她們說很想去以色列,便義不容辭協助她倆離開戰亂前往以色列,又安排她們暫時住在自己家裏,並替她們爭取以色列的永久居留權。

八十年前被自己救過的人,想不到八十年後她的孫女竟又救自己的孫女,這不是善有善報麼?

應該「以德報怨」還是「以直報怨」?

孔子不反對「以德報怨」,他主張「犯而不校」。但當被問及對「以德報怨」的看法時,孔子卻回答應當「以直報怨」。

孔子生於禮崩樂壞的亂世,那時候以下犯上、恃強凌弱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。若對這些惡人「以德報怨」,恐怕造成姑息養奸,令他們更加肆無忌憚,變本加厲。像《了凡四訓》中的呂文懿公,他在明朝時當過宰相,為人清廉公正,後來辭去宰相職務返回故鄉。一日,他遇到一個喝醉的鄉人罵他,呂文懿公對隨從說:「他不過喝醉了吧,別和他計較。」過了一年,這個鄉人犯了死罪,呂文懿公聽到這消息很是後悔,說:「假如當日他喝醉罵我時,我把他送到官府懲治一下,日後他便有所警愓,不致今日做出這麼大的惡事,要被判死刑了。」呂文懿公宅心仁厚,不和這個醉漢計較,豈料反而縱容他有恃無恐,結果犯下大錯而斷送性命。

故此,應該「以德報怨」還是「以直報怨」,要因人因事而異,不能一概而論。

「以德報怨」存的是仁心,由心入手,用真誠感化對方,啟動其真心而使自覺地改善行為。
「以直報怨」行的是義德,從身入手,先修正對方行為,由行為透進內心而使其善德流露。
兩者效果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