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路問君子

《論語.憲問篇.四十三》

子路問君子。子曰:「修己以敬。」曰:「如斯而已乎?」曰:「修己以安人。」曰:「如斯而已乎?」曰:「修己以安百姓。修己以安百姓,堯舜其猶病諸!」

子路問怎樣成為一個君子。孔子回答說:「修養自身,保持誠敬的態度。」子路問:「這樣就夠了嗎?」孔子進一步說:「修養自身,使周圍的人安樂。」子路又問:「這樣就夠了嗎?」孔子再補充:「修養自身,使天下百姓安樂。修養自身使天下百姓安樂,即使古時堯帝舜帝,大概都擔心自己難以做到!」

子路問君子

子路此處問的君子,應是指上位者而言。子路曾任魯國大夫季孫氏的家臣,也做過衛國大夫孔悝的家臣,又當過季氏屬地郈和孔悝屬地蒲的邑宰。相信這是子路出仕時請教夫子從政的人要怎樣做才是君子呢?

孔子的答案是「修己以敬」,「修己以安人」,「修己以安百姓」,一再強調的是修己。「安百姓」範圍比「安人」廣泛得多,「安人」是令身邊周圍的人安樂,「安百姓」則是令一國或普天下的人民安樂。然而不論範圍多廣,作為一個領導者,首先要做的都是「修己」。「修己」是基礎,打穩了這根基,就能進一步「安人」、「安百姓」。

修己以敬

孔子教導用「敬」來修持自己,涵養品德。

以德報怨,何如?

《論語.憲問篇.三十五》

或曰:「以德報怨,何如?」子曰:「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


有人問孔子:「以恩德報答仇怨,夫子認為怎樣?」孔子說:「如果對我有仇怨的人,我用恩德去回報,那麼對我有恩惠的人,我該怎麼報答呢?應當以正直之道回報怨恨,用恩德酬報對我們有恩惠的人。」

人與人之間交往,無可避免產生很多恩恩怨怨。應該怎麼應對?
這裡提到三種回報方式:一、以德報怨;二、以直報怨;三、以德報德。

以德報怨

「以德報怨」出自老子《道德經》第六十三章,原文是「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」。它大概的意思是,不論別人對自己的仇怨有多大、有多深,不要和他計較,要用恩德來回報他。

耶穌:「當愛你們的仇敵,善待恨你們的人。咒詛你們的,要為他們祝福,凌辱你們的,要為他們禱告。」耶穌確是這樣。祂被釘上十字架,在極度痛苦時祈求天父:「寬赦他們罷!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甚麼。」

思不出其位

《論語.憲問篇.二十七》

子曰:「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」曾子曰:「君子思不出其位。」

孔子說:「不是做那個職位,便不要參預謀劃那個職位上的事務。」曾子說:「君子所思慮的,不會超出他的本位。」

這是曾子引用《易經》艮卦來證明孔子所說的道理。

兩者皆談及「位」,有什麼共通之處?

有句成語叫「越俎代庖」,意思是:即使廚師不願意煮祭祀用的飯菜,掌管祭禮的人也不應越權代替廚師做菜。因為超越自己職份去做人家的工作,就是不守本份,超出了本位。

職場裏常有尊己卑人的現象。有些人愛在上司面前批評同事的工作表現,又好出主意,表示自己有見地,有能力,希望獲得上司賞識,增加晉升機會。然而,管理別人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的份內事,不在其位而謀其政,便是「思出其位」了。

管仲如其仁

《論語.憲問篇.十七》

子路曰:「桓公殺公子糾,召忽死之,管仲不死。曰,未仁乎?」子曰:「桓公九合諸侯,不以兵車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!如其仁!」

子路說:「齊桓公殺了公子糾,召忽為公子糾自刎而死,管仲卻不肯死。這樣看來,管仲該是不仁的吧?」孔子說:「桓公多次結合諸侯會盟,以禮義相交,不用兵車威迫,而諸侯莫不服從,這都是管仲的功勞,這就是他的仁德!這就是他的仁德!」

齊桓公是春秋時齊僖公的兒子,姜姓,齊氏,名小白,是齊國第十五位國君。他的祖先原為呂氏,是姜太公呂尚第十二代孫,任期內起用管仲為相,在管仲的輔助下,成為春秋五霸第一位霸主。

齊僖公有三兒子,大子諸兒,次子糾(粵音矯),三子小白。齊僖公死後由諸兒繼位,是為齊襄公。齊襄公無道,令齊國陷入紛亂的局面。糾和小白恐受牽連,便雙雙離開齊國。糾母是魯國人,糾便在管仲和召忽輔佐下逃往魯國,小白則在鮑叔牙協助下逃至莒國。後來齊襄公堂弟公孫無知弒君自立,不久又被齊國大夫雍廩所殺。糾和小白都在外,當時的情況是,兩人誰先返回齊國的便是國君。

君子不仁



《論語.憲問篇.七》


子曰:「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!未有小人而仁者也!」

孔子說:「一個致力於仁德的君子,偶然也有不能行仁的時候;可就從來沒有一個小人是有仁道的。」

這是孔子分辨君子與小人不同之處。君子致力於行仁,不過偶爾也會失仁小人則從不行仁從而也道出行仁之困難。

什麼是仁?

孔子從不輕易稱許某人是個仁德的君子。像子張問及楚國的令尹子文,他曾三次被提拔出任宰相,卻沒因此而感到高興;他亦曾三次被罷免職務,也不見因此而感到委屈,有抱怨之言。在卸任宰相之前,子文將自己所知的一切,毫無保留的告訴新接任宰相。子張問孔子:子文是否仁者?孔子說子文是忠心,算不上是個仁者。子張續問齊國大夫陳文子,因為崔子殺了齊莊公,他不欲與崔子這等亂臣賊子共事,便寧捨棄豐厚的家財,匆匆忙忙地離開齊國。可是他投奔到第二、第三個國家,發覺那兒的大夫俱與崔子一樣的以下犯上,於是他又再選擇離開。子張問孔子:陳文子是否仁者?孔子回答這是清廉,也算不上是仁者。

金剛經 -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

「須菩提!如恒河中所有沙數,如是沙等恒河,於意云何?是諸恒河沙,寧為多不?」須菩提言:「甚多,世尊!但諸恒河,尚多無數,何況其沙!」「須菩提!我今實言告汝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,三千大千世界,以用布施,得福多不?」須菩提言:「甚多,世尊!」佛告須菩提: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於此經中,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為他人說,而此福德,勝前福德。」

【註釋】

無為福勝:無為法福德勝於有為法功德。

七寶: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瑪瑙、珊瑚、珍珠等七種人間最貴重的珍寶。

滿爾所:滿,充滿。古文之「爾所」,猶今之「如許」,即「像這樣多」的意思。

恒河沙數:恒河是印度的聖河,源自昆侖山,長約2500公里。佛住世時經常在恒河兩岸說法,因人人知有此河,佛每當談到巨大數值不可計算時,為使大眾易於理解,便以恒河沙粒的數量作比喻。恒河的沙粒十分幼小,細如麵粉,益見其數量之多。

三千大千世界:初禪天以下屬小世界,是宇宙中最小的世界單位。一千個小世界謂之小千世界,一千個小千世界謂之中千世界,一千個中千世界謂之大千世界。由小千、中千、大千三種千合成的世界,稱為三千大千世界。

受持:領納於心為受,拳拳服膺為持。

四句偈:整部《金剛經》,只有兩分含有四句偈,是第二十六分的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」,以及第三十二分的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四句偈可指這兩分的四句偈,或任何經文的四句偈,或指任何一小段、極少的經文。

金剛經 - 莊嚴淨土分第十

佛告須菩提:「於意云何?如來昔在燃燈佛所,於法有所得不?」「不也,世尊!如來在燃燈佛所,於法實無所得。」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菩薩莊嚴佛土不?」「不也,世尊!何以故?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」
「是故須菩提!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生清淨心。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
「須菩提!譬如有人,身如須彌山王,於意云何?是身為大不?」須菩提言:「甚大,世尊!何以故?佛說非身,是名大身。」

【註釋】

莊嚴淨土:《維摩詰經》云:「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,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」佛土即淨土,淨土即是心。莊嚴淨土者,指湛然常寂的心體,一念不生的清淨境界。

六祖云:「清淨佛土,無相無形,何物而能莊嚴耶?唯以定慧之寶,假名莊嚴。事理莊嚴有三:第一莊嚴,世間佛土,造寺寫經布施供養是也。第二莊嚴,見佛土,見一切人普行恭敬是也。第三莊嚴,心佛土,心淨即佛土淨,念念常行佛心是也。」

燃燈佛:燃燈佛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,故名燃燈太子,成佛後亦名燃燈,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之師,預期釋迦在燃燈佛後經九十一劫成佛。